曹操最終逃脫了袁術的追趕,也因為有秦邵的掩護而逃過了一劫。后來,曹操非常感激秦邵的救命之恩,便把秦邵的兒子秦真收養(yǎng)為自己的義子,還幫他更換了曹姓,歸入曹氏的族譜中。
而曹真得到曹操的賞識,也在魏國的強大之路上,為曹操立下不朽功績。
而《三國志》的記載卻截然不同!度龂尽分兄v述,曹真是魏武帝曹操的族子,他的父親名字叫曹邵,是曹操的親信。
在曹操最初起兵討伐董卓的時候,曹邵就在曹操的麾下為其招兵買馬。后來曹邵在豫州的戰(zhàn)亂中被黃琬殺害。曹邵臨死時,一時放心不下而知曹真,便把兒子托付給曹操。
曹操遵守諾言,收養(yǎng)了曹真,并苦心栽培他,讓他成為一名英勇善戰(zhàn)的將領。
其實這兩個故事本來就很雷同,只是曹真的親生父親的姓氏不一樣而已,我們不難看出,是曹真的父親有恩于曹操,因此曹操才想著報恩。
曹操收養(yǎng)曹真后,對曹真很好。曹真長大后,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勇猛之士,在很多戰(zhàn)役中,屢屢得勝,在軍中樹立了很大的威望。
后來,曹真到洛陽拜見皇帝,皇帝對曹真的功勞給予了高度的認可,并將他的官職升為大司馬,允許曹真可以佩刀上朝。
曹真看清楚形式后,便建議皇上討伐四川一帶,對于曹真的建議,皇帝曹睿給予了批準。
八月份時,曹操帶領大批人馬從西安出發(fā),曹真出發(fā)前和司馬懿商量好,倆人在漢中南鄭會面。曹真代帶領行軍隊伍前行,路途崎嶇而遙遠。
剛好,八月份正是梅雨季節(jié),有的棧道被水沖斷無法行走。曹真深思再三,下令撤返回。曹真在返途中就生病了,等他回到洛陽時,病情加重,過了不久便去世了。
曹真的父親是個歷史之迷,但曹真與曹操的關系卻比父子更勝父子。曹真的父親有很多種說法,但是不變的是他與曹操是兄弟之交,情如手足。
自小,曹操便對曹真疼愛有加,因此他們之間有著一份濃厚的父子之情。將臣之禮。曹真有智有謀,聰慧過人。他長大后成為曹操麾下的一名勇士,位及大將軍、大司馬,為魏國的鼎立立下了汗馬功勞。
公元218年,劉備率領大軍攻入漢中,曹操任命曹真為偏將軍前往抵抗。曹真帶領曹洪、曹休、張既等人一舉擊破劉軍。
曹操大悅,并在九月的親征中,授予曹真中將軍的職位。忠心之義。曹操去世后,曹真仍然忠心于曹氏家族,為其魏國的歷代帝皇賣命。
曹真曾經(jīng)為曹丕,鎮(zhèn)守河西,南下?lián)魯菄。曹丕駕崩之后,曹真與陳群、曹休、司馬懿等人輔政。
后來,還為明帝大挫諸葛。曹真在太和五年去世,魏明帝為追思曹真的功績,還下詔書:“大司馬一生忠孝節(jié)義,輔佐二祖,對內(nèi),不因自己是皇親而邀寵;對外,也不鄙視貧寒之士,真可謂是守成業(yè)、忠職守、道德高尚的人!分封曹真的五個兒子羲、訓、則、彥、皚為列侯。”